文官果树:是棵落叶灌木种类,在清乾隆年间已成高树,至今大约有三百年以上历史,当时著名画家杨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在京时曾来游过法源寺,还曾题诗曰:“首夏入香刹,奇葩仔细看,僧原期得果,花亦爱名官。朵朵红丝贯,茎茎碎玉攒,折来堪着句,归向胆瓶安。”花瓣为白色,基部有一班点,起初黄色后变为红色,所以诗云“红丝”“白玉”。其果实可食,其味甘美,淡中有甜。清初诗人吴伟业作诗曰:“近世谁来尚,何因擅此名,小心冰骨细,虚体绿袍轻。味以经尝淡,香从入手清,时珍夸罪口,肴核太纵横。”诗中后两句是描写此果实不仅可食,而味清淡可口。
文官果树(又名文冠果)春天,文冠果树先开花后长叶,花瓣为白色,基部斑点由黄变红,
果实可食。因为它的花朵像古人束发的“冠”,得名“文冠”,好事
者又谐为“文官”,惹得有心者想入非非,就连大画家罗聘也喟叹“花亦爱名官”。
在昌乐县高崖的枣园村,村委办公楼前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奇树——文官树。
此树生长奇慢,虽说已有200多年树龄,但至今树围不过1米,树高不过3米,可树干弯曲似虬龙,傲然挺立,苍劲刚健,显出顽强的生命力。
文官树,叶似刺槐叶,花如梨花,果实像青核桃。每年五月初开花结果,果实七月中旬成熟,成熟后外壳褐色,均裂为三瓣,如棉桃裂开状,内藏种子六粒或九粒。种子名叫文官果,外形如栗子,有深褐色硬壳,破壳可食用,也可榨油。这种树极难繁殖,扦插、嫁接、种子培育都不行(至少以前是不行),偶尔树下生出一两株小苗也很难挪活,因为这种树只有一条独根,没有毛细根。这也是文官树得不到繁衍的根本所在。
当地人又称文官树为吉祥树,据了解此树是清朝乾隆年间吴氏建宗祠时,栽于正厅门西。因其外壳裂为三块,每个果实里包含有种子必是六粒或九粒,故称文官树,隐喻旧时高官三六九上朝之意。
后人已不记得吴氏家族出过多么大的文官,但过去当地人修寿坟,总是攫根文官树的枝条放在坟里,企盼后人能当上文官,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殡葬改革,现在村里有人故去,其家人仍会将一文官树枝置于灵柩之上。(吴爱英)